在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执业医师证却又不是临床医生,他们不直接接触病人但是却影响着临床对病人的决策。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火眼金睛在枯燥的影像中找“茬”,在黑白的影像世界中为病人带去希望——这就是影像科医生。
“麻烦大家让一下……”随着担架车哗啦啦的声音,急诊科又送来了严重外伤病人,快速开放绿色通道,进行颅脑、胸部等必要部位DR、CT检查,检查结束,影像诊断科医生要迅速作出诊断,骨折,出血,气胸……每一项诊断都要一丝不苟,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患者下一步的抢救及治疗。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影像科总是一片忙碌碌的景象。
作为综合性医院,不仅外伤多,肿瘤也是无处不在。简单的还好诊断,复杂的疾病就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了,需要影像诊断科医师抽丝剥茧,在黑白世界里寻求真相。
市三院影像科主任曹光辉是一位有着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影像科主任医师。近日,一位外院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慕名找到曹主任来院手术,术前盆腔磁共振检查包括宫腔镜检查均考虑早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前病例讨论将肿瘤的NTM分期定为Ib期,也就意味着癌症细胞扩散的比较少,还没有侵袭其他位置,未见转移病灶。然而术中发现大网膜两个肿大淋巴结,术者怀疑这是子宫内膜癌的转移淋巴结,曹主任却一口否决:第一,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在早期,不会有转移的可能;其次,子宫内膜癌一般也不会有这种转移方式。曹主任立即联系了患者术前上腹部CT检查的医院,让他们仔细看一看患者是否有胃肠道肿瘤,但是外院医师并未看到胃肠道的异常影像,胃镜检查也未发现异常。曹主任让外院将图像刻盘后拿到医院,自己仔细诊断,在胃大弯侧看到有个地方胃壁增厚,浆膜模糊,由于胃充盈欠佳,诊断极其困难。为明确自己的诊断,特邀上级医院胃镜专家再一次对患者进行检查,在曹主任认为可疑之处取活检,最后病理即是低分化胃癌,外院胃镜专家对曹主任的诊断水平赞不绝口!
影像先行,技术引领,想要拍出一张或一组高质量、精准的图像,需要多方面的技术保证。患者身上的饰物、衣服上的拉链、体位的摆放,都会对图像产生很大影响。这就需要影像科技师良好的医学技术,更需要他们的耐心与细致。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诊断不明的疑难病例时,往往需要进行普放造影、CT或MRI增强及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确诊,这些工作都需要影像科护士的协作。
影像科是临床医生的眼睛,影像科医生虽没有外科医生那样惊心动魄、刀光剑影,也没有内科医生那样包罗万象、无所不能,但为临床医生“攻城略地”提供着宝贵的信息。影像科医生被誉为医疗战线上的“侦察兵”,“每一幅影像的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幸福的家庭”。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医师们将继续秉承着“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位患者,每一张影像图像,不放过蛛丝马迹,做一名有温度的影像科医师。
曹主任在带领大家进行业务学习、业务讲座。孜孜不倦、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