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案例中两个青春心灵饱受困扰的女孩,经过线上线下积极的干预,目前反馈的状态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照片上的笑脸和话语中的喜悦,犹如当下的秋,清清爽爽,快快乐乐。
这是青春本来的样子,也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所期盼的理想状态。就像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
我们所定义的青春,既可以点燃激情,又可以放飞梦想;少不了喜怒哀乐,却可以一笑而过;只需要充盈饱满,那都是岁月耀眼;春华秋实又酣畅淋漓;平淡而不简单,平凡却不平庸;一旦一往无前,志存高远,那么你坚毅的心也必将永葆青春!
只是,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都有支持的环境、稳定的心态、成熟的心智和自愈的能力。
前段时间,门诊就遇到这样一位来访者,一来就要求心理医生做做孩子的工作,说是一定要让她的孩子在部队继续当兵,只要能够说服他不退役就行了。我说,你让他先过来看看再说吧。于是,一转身,一家四口就来到了门诊。
经过了解和详细的精神检查,兵哥哥除了倔强带着逆反,并无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这和母亲的过度干涉又有着直接的关系。
兵哥哥25岁,眉清目秀,既有军人的冷静,又透着几分英气,五年的兵龄,已到了退伍季。是退是留母子一直僵持不下,为了让孩子遵从家人的意愿,这个母亲甚至祭出了杀招,你要是敢回来我保证你再也见不到我们了!
母子的人格特质更像是针尖对麦芒。母亲的固执是干涉了孩子太多的成长和选择,孩子越是希望父母放手,且保证会优秀的超乎他们想象,他们却偏偏抓的越牢;越是不希望父母干涉自己的学习生活,越是要事无巨细的抓实抓细。就像孩子刚哄入睡,你偏要他爬起来洗脸刷牙泡脚,结果睡意全无;孩子乖乖的刚要刷剧,你偏要认为画面血腥让其换台,结果兴趣尽失!
而孩子的反逆表现的更甚,你希望的我偏让你失望。于是,尽管自己想读高中,母亲却非不让其住校,孩子直接选择了职高!在部队母亲让其报考军校,说什么只要报名就能考上。孩子本来自己想考的,听他们这么一说,报名却直接不学!现在是,女朋友考上了,而自己却又一次浪费了机会。直到来门诊,母子的较量还在继续!
家庭治疗结束,孩子的父亲始终在仔细的聆听,对医生的观点表示深深的认同,对孩子的想法也表示了尊重,最后也是以一家之主的语气和态度做了深刻的反思,并对孩子母亲的诸多干涉和做法进行了严肃的矫正。这位母亲的态度从来时的固执强势也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尽管兵哥哥不相信母亲会转变,也担心自己的妹妹会像自己一样被逼疯,但还是明确表态,自己也不是一定要退役,是他们的干涉让自己一定会反着来。只要他们不干涉,少做主,自己一定会做的更优秀!
从这个案例我倒是总结出一句话:“有时候父母放手,其实是对孩子人格独立最起码的尊重。”
过程中,妹妹在支持哥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目光只要和母亲一对视就不愿意再多说话,在医生的引导下才可以以点头或摇头的方式继续交流下去。
临近尾声,兵哥哥接到女朋友的电话,问看了吗?怎么样?兵哥哥说,正在看着哪,挺好的!然后就走出了门诊继续接听电话……。
近乎一个下午的努力,我相信,走出去,这一家四口的方舟一定会驶的更远。从此,不负青葱岁月,不负军旅生涯,不负儿女期盼,不负盛世韶华。
虽然,希望一天天在蔓延,可绝望,却依旧不绝于耳。人们普遍注意到13岁的孩子喝了百草枯,12岁的姐姐带着弟弟跳了楼,却依然无法传递希望,依然看不到问题根源,依然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依然在我行我素中指责着、埋怨着、疑惑着、放纵着……。
我最想和父母交流的是,孩子的心中有道德的枷锁,希望那是信任的光环而不是桎梏的牢笼。爱应该成为动力而非羁绊!毕竟,孩子不是父母的延续;父母病了不该让孩子吃药;天下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没有不合格的孩子;你给孩子的人生按了快进,就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出现断片;攥得越紧,漏掉的是自己丰富的生活,留下的是孩子匮乏的人生。
于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我们的青春常会被不同的色彩渲染,表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如:自卑、自负、自私、自闭和叛逆,害羞、恐惧、嫉妒、干涉和猜疑。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又当如何化解,以便适应周围的环境、充盈自己的人生、应对生活的挑战、提升幸福的指数哪?
从人本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做个总结,那就是要做到真诚、主动、倾听、接纳、尊重和共情。这是一段无法代替的路,需要靠阅历充盈、靠沉淀夯实的路。道理很简单,意思很明白,也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可成功的路从不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真的太少太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做到知行合一可称为圣人的原因了。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五千年的文明汇聚了无数智慧,我们明白了道理,学到了经验,知道了取舍,也看透了人生,可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为什么哪?因为不想行动、讨厌行动、放弃行动!
我们常说上善若水。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万物。假如上帝真的创造了一切,那么水就可以视为上帝。当我们心如止水,行如流水,静如死水,动如潮水,纳如江水,容如海水,青春也就有了水的特质,心灵同样成为了上帝。所以,青春之少年,青春之心灵,致敬青春,摆脱痛苦,成神的过程,惟有行动!